上海法院重申比特币合法属性与全球加密货币新动态

Posted by JEFS 加密情报站 on July 23, 2025

8月18日,上海法院在审理一宗比特币交易案件时明确认定,比特币虽非法定货币,但作为合法劳动取得的虚拟商品,其买卖合同有效。这一判决再度肯定了比特币的财产属性,为加密货币在中国的合规发展提供了重要法律参照。

比特币的法律地位与商品属性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比特币不具备法偿性与强制性货币特征,无法在市场流通中充当货币使用。然而,法院强调,通过合法劳动取得的比特币具有可支配性、可交换性与排他性,属于虚拟商品范畴。因此,基于自愿原则的比特币买卖合同受到法律保护。

这一判决不仅延续了中国对比特币作为“虚拟商品”的定性,也进一步明确了其交易合法性基础,对加密货币市场的规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数字人民币推进与金融科技革新

在数字货币领域,中国数字人民币(CBDC)试点持续推进。截至8月18日,数字人民币钱包支持的运营机构已扩展至19家,覆盖六大国有银行、多家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更多省份正陆续开通钱包充值服务。

数字人民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之一,展现了国家层面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支持。随着试点的深入,未来可能形成更丰富的数字货币生态,甚至出现CBDC与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的交易场景。

👉 查看实时行情与市场动态

全球加密货币接纳度调查

新加坡:高持有率与认知缺口

新加坡 Gemini 数据显示,该国67%的成年人持有加密货币,以太坊持有比例最高,其次为比特币与其他平台币。尽管新加坡展现出对数字货币的高接纳度,但调查也指出,知识缺失仍是阻碍加密货币普及的主要原因。

美国:族群差异与金融包容性

《今日美国》调查显示,美国黑人、西班牙裔与LGBTQ群体持有加密货币的比例显著高于白人群体。23%的黑人与17%的西班牙裔持有加密资产,而白人群体的比例为11%。同时,少数族群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信任度较低,更多人转向加密货币以寻求更公平的金融服务。

伊朗:税收框架与监管挑战

伊朗国家税务局提出加密货币交易税收草案,旨在建立法律框架并避免过度限制推动黑市增长。分析认为,征税政策可能影响本地交易活跃度,但对全球加密货币市场趋势影响有限。

加密货币的实际应用与机构动向

特斯拉CEO马斯克家族办公室负责人Birchall出任Dogecoin基金会顾问,致力于支持Dogecoin生态发展与品牌保护。此外,荷兰埃因霍温足球俱乐部成为欧洲首个接受比特币支付全部赞助费用的体育组织,旨在提升欧洲地区的加密货币认知度。

这些案例表明,加密货币正逐步渗透至商业、体育与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其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常见问题

比特币在中国是否合法? 合法。中国法律明确将比特币定义为“虚拟商品”,通过合法劳动取得的比特币受法律保护,买卖合同有效,但不能作为货币流通。

数字人民币与比特币有何区别?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具有法偿性;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加密资产,属于虚拟商品,不具有货币属性。

为何少数族群更倾向于持有加密货币? 部分少数族群认为传统金融机构存在服务不公,加密货币因其去中心化、开放性与低门槛特性,被视为一种替代性金融工具。

全球对比特币的监管趋势如何? 多数国家正逐步建立加密货币监管框架,重点围绕税收、反洗钱与消费者保护展开,旨在规范市场而非全面禁止。

企业如何接受加密货币支付? 企业可通过创建加密货币钱包接收支付,并选择将资产保留或兑换为法币。目前已有不少国际企业支持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支付。

结语

从上海法院对比特币商品属性的重申,到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扩大,再到全球范围内加密货币的多元化应用,均反映出加密货币与区块链技术正持续获得价值认可。尽管监管政策与市场认知仍在发展中,但加密货币已逐步嵌入现代经济体系,成为不可忽视的金融与技术趋势。

👉 探索更多区块链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