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1日,新加坡高等法院公布了其在一起涉及非同质化代币(NFT)案件中的裁决理由,明确承认NFT可被视为财产。这一裁决被视为亚洲首个保护NFT的司法裁定,为数字资产的法律地位提供了重要参考。
案件背景与事实
原告Janesh s/o Rajkumar拥有一个名为Bored Ape Yacht Club的NFT,该NFT基于以太坊区块链,是10,000个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之一。Janesh经常通过在线NFT抵押借贷平台,以NFT作为抵押物借入加密货币。
由于Bored Ape NFT对Janesh具有特殊价值,他通常只与信誉良好的出借人交易,并在贷款协议中明确规定:除非出借人已提供合理的全额还款机会,否则不得行使“取消抵押物赎回权”。
2022年1月,Janesh与被告“chefpierre.eth”达成贷款协议,被告承诺不会对Bored Ape NFT行使赎回权。在成功还清首笔贷款后,双方于2022年3月19日再次达成贷款协议。
然而,当Janesh请求短暂延长还款期限时,被告起初同意,但后来改变主意,威胁称若未在2022年4月21日前全额还款,将行使赎回权。由于Janesh未能及时筹集资金,被告最终将Bored Ape NFT转移至自己的加密货币钱包。
Janesh随后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禁令,要求收回NFT。2022年5月13日,法院批准了禁令申请,并于同年10月21日公布了裁决理由。
法院裁决的关键理由
管辖权与匿名身份问题
法官Lee Seiu Kim认为,尽管区块链的分散性可能对管辖权确定造成困难,但鉴于原告位于新加坡并在当地开展业务,新加坡法院具有适当管辖权。
此外,法院指出,即使合同双方使用假名隐瞒真实身份,仍不影响法院对临时性救济申请的管辖权。这一观点为处理匿名数字资产纠纷提供了重要先例。
NFT作为财产的法律认定
法院援引英国案例 National Provincial Bank Ltd v Ainsworth 中关于财产权的经典定义,从四个方面论证NFT可作为财产:
- 可定义性:资产必须能够从其他资产中分离并相互区分。法官认为,NFT的元数据是其核心特征,使得每个NFT具有独特性,满足可定义要求。
- 可识别所有者:财产必须有能被第三方认可的所有者,且所有者能排除他人使用或受益。对于NFT,控制相关钱包的人被视为所有者,其他人因缺乏私钥无法处理NFT,实现了排他性。
- 可转让性:权利必须能够由第三方受让,包括第三方尊重所有者权利,且财产具有市场价值。区块链技术赋予所有者排他转让NFT的能力,且NFT在市场上活跃交易,满足可转让性要求。
- 持久性与稳定性:权利及对应财产必须具有一定的持久性。法官认为,Bored Ape NFT与银行账户中的资金类似,虽非实体形式,但具有足够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裁决的重要意义
此案不仅是亚洲首个保护NFT的司法裁定,也是新加坡首次明确承认NFT可作为财产的法律先例。这一裁决与其他司法管辖区(如英国)近年承认NFT为“合法财产”的趋势一致,体现了新加坡司法机构对数字资产保护的积极态度。
此外,法院还允许通过推特、Discord等社交媒体平台及加密货币钱包的信息传递功能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件。这一决定解决了数字资产纠纷中被告身份和位置难以确定的问题,为类似案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新加坡高等法院对NFT财产属性的承认意味着加密货币资产可能成为冻结令和所有权禁令的对象,为NFT所有者行使数字资产权利提供更多法律保护。👉 探索数字资产法律保护最新动态
常见问题
1. NFT被视为财产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NFT在法律上可被认定为一种资产,享有财产权保护,包括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持久性。所有者可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如申请禁令或追回损失。
2. 这一裁决对NFT市场有何影响? 裁决增强了NFT市场的法律确定性,鼓励更多投资者参与。同时,它为处理NFT纠纷提供了法律框架,可能促进平台规范交易流程,减少欺诈行为。
3. 如何保护自己的NFT资产? 建议选择信誉良好的交易平台,明确合同条款(如赎回权条件),并保留交易记录。在发生纠纷时,及时寻求法律救济,如申请禁令或提起诉讼。
4. 其他国家和地区会遵循这一先例吗? 新加坡的裁决与国际趋势一致,英国等地已类似承认NFT的财产属性。不同司法管辖区可能参考此案,但具体适用需结合当地法律。
5. NFT与加密货币的法律地位有何不同? NFT通常被视为独特数字资产,强调唯一性和所有权;加密货币更多作为支付工具或投资品。法律对待可能因用途和监管框架而异,但两者均可被归入数字资产范畴。
6. 匿名交易中如何确保权利? 法院可通过社交媒体或区块链信息功能送达法律文件,即使双方使用假名。建议交易时记录钱包地址和通信内容,作为潜在证据。